【招标信用】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整规办《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的通知
【招标信用】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整规办《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的通知:本条项目信息由剑鱼标讯上海招标网为您提供。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完整信息。
基本信息
地区 | 上海 上海市 | 采购单位 | |
招标代理机构 | 项目名称 | 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 | |
采购联系人 | *** | 采购电话 | *** |
沪奉府办[2006]36号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区整规办《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已经区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ΟΟ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
区人民政府: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构建和谐奉贤,继续保持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步、有序发展,切切实实整顿和规范我区的市场经济秩序,特对2006年奉贤区整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2006年我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围绕民生、规范市场、打击犯罪、走向诚信”的总体目标,采取“多管齐下、把握重点,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的工作方法,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巩固整治成果。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为抓手,加大对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我区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
一、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作用,开展食品放心工程
(一)充分发挥区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在食品安全监管分段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各职能部门及各镇政府(开发区)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形成监管合力,逐步解决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加强生猪及肉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探索和实施一个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的生猪及肉品的全过程综合监管。
(三)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全面换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CMP认证审查工作,严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管理。
(四)加大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大卖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供应安全。加强大型餐饮、集体供餐、集体食堂等重点领域的集体性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加强肉类、乳品、水发产品、豆制品、保健食品、桶(瓶)装水、现制现售饮用水等重点产品的监管力度。
(五)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建设,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和体系。
二、加大力度,深入开展打击商业欺诈、商业贿赂专项行动
(一)采取有效措施,对广告市场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管,建设防范虚假违法广告的长效机制。重点整治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药品、美容服务和房地产等虚假广告。
(二)加强合同规范和监管工作,严厉打击房产中介、劳务中介等市场的欺诈行为,不断完善房屋买卖、房屋租赁、房屋装修等格式化示范合同,引导经营者、消费者自觉使用。
(三)规范商业零售企业经营行为。整治零售商从事欺骗性的不正当促销活动。整治商业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欺诈行为,对恶意占压、骗取货款行为进行公告和查处。
(四)打击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和外贸领域商业欺诈行为。查处和打击利用外贸合同诈骗、低开虚开出口发票、瞒骗价格和假出口、利用虚假外经合同非法牟利、超范围经营、利用虚假对外经济合作的广告欺骗误导公众等行为。
(五)开展治理传销和变相传销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非法活动。坚决取缔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入门费和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销等形式的传销违法犯罪行动。
(六)坚决纠正商业购销服务领域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查处商业贿赂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三、突出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对重点地区、重点商品、重点场所、重点对象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查处侵权违法行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组织好2006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三)建立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和督办案件问责制度,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建立联合受理工作机制,实施保护知识产权状况评价和通报制度。
四、维护稳定,整顿规范与治安相关的娱乐、服务行业
(一)制定本区美容美发、沐浴、足浴、KTV(含歌舞厅)、游艺厅、棋牌室等娱乐、服务行业的业态分类和布局规划、企业设立条件和经营场所的管理规范,落实行业规划控制目标。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对与治安相关的娱乐、服务行业,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房屋“居改非”、娱乐场所转承包经营、场所卫生条件、治安违法行为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娱乐、服务行业的经营和治安风气。
五、加强市场监督,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一)整治无证无照经营。以城乡结合部地区、对城市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为重点,突出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与治安相关娱乐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清理各类商品市场,对不符合规划和开办条件的无照市场,开展综合整治,限期整改、规范或关闭。以外来人口、出租房管理为切入点,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工商、公安、房地、劳动、税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完善证、照发放和各环节管理的衔接。
(二)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监管。打击虚假验资、虚假注册、虚假审计等各种欺骗性中介服务。查处教育、人才、劳务、房地产、旅游行业中的经纪和代理等中介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
(三)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电子计价秤、商标及包装物、建材、汽车配件、卷烟、酒类等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及其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手机等通讯产品、空调等节能型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六、探索机制,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探索试行各部门企业基础信息和监管信息互联与共享。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强化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公开,积极促进行业自律。逐步将行业诚信纳入社会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协助会员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三)加强探索和实践以网站、公告、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分类监管、案件受理及判决执行等相关信用信息。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七、落实职责,抓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实施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探索建立稽查结果公示制,进一步有效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二)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整合各部门受理群众申(投)诉信息资源,实现申(投)诉信息的归集和定量性分析,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热点预警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进一步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加大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四)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使企业和消费者知法守法。曝光典型案例,剖析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消费等方面的知识,增强风险防范、自我保护、自律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引导公共媒体舆论,加强整规工作成果的宣传和诚信经营典型企业的宣传工作。认真推行群众举报投诉奖励制度,提高群众的整规工作参与度。
(五)加强整规工作责任制建设,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管理重心下移,加强依法检查、组织协调、案件督办等工作。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发。
附件:2006年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分工
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
办 公 室
二OO六年四月三日
2006年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分工
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
区整规办《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已经区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ΟΟ六年四月二十四日
关于实施奉贤区2006年整顿和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意见的请示
区人民政府: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国务院统一部署和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问题,也是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构建和谐奉贤,继续保持市场经济秩序健康、稳步、有序发展,切切实实整顿和规范我区的市场经济秩序,特对2006年奉贤区整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2006年我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围绕民生、规范市场、打击犯罪、走向诚信”的总体目标,采取“多管齐下、把握重点,标本兼治、突出治本”的工作方法,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巩固整治成果。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为抓手,加大对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我区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
一、发挥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作用,开展食品放心工程
(一)充分发挥区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在食品安全监管分段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各职能部门及各镇政府(开发区)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形成监管合力,逐步解决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二)加强生猪及肉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探索和实施一个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的生猪及肉品的全过程综合监管。
(三)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全面换证和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CMP认证审查工作,严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管理。
(四)加大食品批发市场、超市(大卖场)、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供应安全。加强大型餐饮、集体供餐、集体食堂等重点领域的集体性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加强肉类、乳品、水发产品、豆制品、保健食品、桶(瓶)装水、现制现售饮用水等重点产品的监管力度。
(五)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建设,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机制和体系。
二、加大力度,深入开展打击商业欺诈、商业贿赂专项行动
(一)采取有效措施,对广告市场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管,建设防范虚假违法广告的长效机制。重点整治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药品、美容服务和房地产等虚假广告。
(二)加强合同规范和监管工作,严厉打击房产中介、劳务中介等市场的欺诈行为,不断完善房屋买卖、房屋租赁、房屋装修等格式化示范合同,引导经营者、消费者自觉使用。
(三)规范商业零售企业经营行为。整治零售商从事欺骗性的不正当促销活动。整治商业零售企业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款欺诈行为,对恶意占压、骗取货款行为进行公告和查处。
(四)打击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和外贸领域商业欺诈行为。查处和打击利用外贸合同诈骗、低开虚开出口发票、瞒骗价格和假出口、利用虚假外经合同非法牟利、超范围经营、利用虚假对外经济合作的广告欺骗误导公众等行为。
(五)开展治理传销和变相传销专项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非法活动。坚决取缔以“拉人头”、团队计酬、收入门费和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销等形式的传销违法犯罪行动。
(六)坚决纠正商业购销服务领域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查处商业贿赂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三、突出重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对重点地区、重点商品、重点场所、重点对象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查处侵权违法行为。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组织好2006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三)建立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和督办案件问责制度,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建立联合受理工作机制,实施保护知识产权状况评价和通报制度。
四、维护稳定,整顿规范与治安相关的娱乐、服务行业
(一)制定本区美容美发、沐浴、足浴、KTV(含歌舞厅)、游艺厅、棋牌室等娱乐、服务行业的业态分类和布局规划、企业设立条件和经营场所的管理规范,落实行业规划控制目标。
(二)贯彻落实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对与治安相关的娱乐、服务行业,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房屋“居改非”、娱乐场所转承包经营、场所卫生条件、治安违法行为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娱乐、服务行业的经营和治安风气。
五、加强市场监督,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一)整治无证无照经营。以城乡结合部地区、对城市形象产生重大影响的地区为重点,突出整治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与治安相关娱乐服务行业等领域的无证无照经营。清理各类商品市场,对不符合规划和开办条件的无照市场,开展综合整治,限期整改、规范或关闭。以外来人口、出租房管理为切入点,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工商、公安、房地、劳动、税务等部门的工作协同,进一步完善证、照发放和各环节管理的衔接。
(二)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监管。打击虚假验资、虚假注册、虚假审计等各种欺骗性中介服务。查处教育、人才、劳务、房地产、旅游行业中的经纪和代理等中介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
(三)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电子计价秤、商标及包装物、建材、汽车配件、卷烟、酒类等产品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及其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手机等通讯产品、空调等节能型家用电器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六、探索机制,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一)探索试行各部门企业基础信息和监管信息互联与共享。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强化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公开,积极促进行业自律。逐步将行业诚信纳入社会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协助会员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三)加强探索和实践以网站、公告、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分类监管、案件受理及判决执行等相关信用信息。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七、落实职责,抓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实施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具体行政行为。探索建立稽查结果公示制,进一步有效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二)积极推进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整合各部门受理群众申(投)诉信息资源,实现申(投)诉信息的归集和定量性分析,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热点预警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进一步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加大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四)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使企业和消费者知法守法。曝光典型案例,剖析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消费等方面的知识,增强风险防范、自我保护、自律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引导公共媒体舆论,加强整规工作成果的宣传和诚信经营典型企业的宣传工作。认真推行群众举报投诉奖励制度,提高群众的整规工作参与度。
(五)加强整规工作责任制建设,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强化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管理重心下移,加强依法检查、组织协调、案件督办等工作。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转发。
附件:2006年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分工
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
办 公 室
二OO六年四月三日
2006年奉贤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分工
工 作 内 容 | 牵头部门 | 责任人 | 会 同 部 门 |
一、继续开展食品放心工程 | |||
1、健全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 | 食药监 | 吴沛萍 |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
2、加强生猪及肉品安全管理 | 食药监 | 吴沛萍 | 工商、质监、经委、农委 |
3、加强农副产品安全管理 | 农委 | 张伟明 | 工商、质监、经委、食药监 |
4、严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管理 | 食药监、质监 | 吴沛萍 马金舟 | 工商 |
5、加大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力度 | 食药监 | 吴沛萍 | 质监、工商、卫生、经委、农委、出入境检验检疫 |
6、加强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建设 | 食药监 | 吴沛萍 | 质监、工商、卫生、经委、农委、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制办 |
二、深入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 | |||
1、加大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 | 工商 | 张国权 | 各有关部门、消保委 |
2、加大合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 | 工商 | 曹栋 | 各有关部门、消保委 |
3、规范商业零售企业经营行为 | 经委 | 郑国杰 | 工商、发改委(物价)、公安 |
4、打击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和外贸领域商业欺诈行为 | 外经贸委 | 张秀珍 | 海关、工商、公安 |
5、规范直销、打击传销 | 工商 | 赵骏 | 经委、外经贸委 |
6、治理商业贿赂、查处不正当商业竞争 | 工商 | 赵骏 | 各有关部门 |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 |||
1、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知识产权 | 朱珍梅 | 工商、文广、海关、文化执法、城管执法 |
2、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工作 | 知识产权 | 朱珍梅 | 工商、文广、海关、文化执法、城管执法 |
3、完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 | 知识产权 | 朱珍梅 | 工商、文广、海关、文化执法、城管执法 |
四、整顿规范与治安相关的娱乐、服务行业、废旧金属收购行业 | |||
1、完善娱乐、服务行业布局规划 | 经委 文广 | 郑国杰 孙连进 | 工商、卫生、质监、公安、法制办、规划 |
2、组织开展娱乐、服务行业的综合治理工作 | 文广 | 孙连进 | 工商、卫生、质监、食药监、公安、房地、劳动保障、规划 |
3、废旧金属收购行业规划布局 | 经委 | 郑国杰 | 公安、工商、环保、城管、规划 |
4、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行业整治 | 工商 | 赵骏 | 各有关部门 |
五、加强市场突出问题监督管理 | |||
1、整治无证无照经营 | 工商 | 赵骏 | 各有关部门 |
2、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监管 | 公安、工商 | 唐益仁曹栋 | 各有关部门 |
3、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 工商、质监 | 赵骏 马金舟 | 经委、农委、公安 |
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 |||
1、推进政府监管部门信息互联互通 | 整规办 | 郑国杰 | 各有关部门 |
2、推进行业信用建设 | 商业联合会 | 张仁林 | 各有关部门 |
3、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工商 | 乔爱萍 | 各有关部门 |
七、搞好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 |||
1、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监管工作规程 | 各执法部门 | | |
2、推进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 | 整规办 | 郑国杰 | 各有关部门 |
3、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 | 整规办 | 郑国杰 | 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 |
4、发挥新闻宣传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 整规办 | 郑国杰 | 各有关部门、文广局、消保委 |
5、加强整规工作责任制建设 | 整规办 | 郑国杰 | 各有关部门 |
剑鱼标讯上海招标网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招标投标信息、各类采购信息和企业经营信息,免费向广大用户开放。登录后即可免费查询。